“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向全产业链延伸 为共建国家“量身定制”农作物品种


亚游平台网   时间:2023-10-08





  粮食安全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多年来,中国在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投资,推广粮食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贸易等技术和经验。特别是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与共建国家积极开展粮食领域合作,为提高全球粮食安全水平、改善全球营养状况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眼前的保罗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据他介绍,刚果(布)是世界第四大木薯消费国,90%的人口都以木薯为日常主粮。


  刚果(布)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农业局局长 保罗·翁古阿拉:你们来之前,我们的品种还是产量比较低,除了这之外,栽培技术的水平比较低一些。热科院给我们带来一些比较优良的品种,特别是“华南五号”,比当地品种(产量)高了4—5倍左右,对我们木薯方面的发展是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保罗口中的“华南五号”是中国专家选育出的木薯新品种。为了更好地开展研发,中国建立了国家木薯种质资源圃,对国内外种质有计划地进行收集、整理、鉴定、保存、共享和利用。针对“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不同环境和气候条件,中国专家开展了木薯优良品种区域性适应性评价,筛选出了适合不同国家种植的优质特色品种。


  近年来,中国与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泰国农业和合作社部,以及尼日利亚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等展开合作,培育出了5723个木薯优良品系。不仅如此,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农业合作领域也在持续拓展,合作链条不断延伸,逐步向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主动融入和布局全球农业科技创新网络,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和科教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在柬埔寨、刚果(布)、厄瓜多尔、密克罗尼西亚等建设了境外试验站和示范基地。


  农业合作离不开人才培育。为了提高共建国家热带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中国热科院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技术培训,传授热带农业新技术,指导天然橡胶、香蕉、木薯、玉米、腰果等作物的生产及价值链提升等。


  转自:央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亚游平台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