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下乡如何加速行业重新洗牌


时间:2010-05-11





  推动行业规范化进程

  我们知道,目前我国内地电动自行车整车生产企业超过2000家,数字非常庞大,如果电动自行车掀起了下乡潮,那么,电动自行车行业一定需要建立一套更加成熟的行业规范来进行约束,才能保证市场的顺利进行。

  “电动自行车下乡”,不仅是政府对行业的扶持,政府更是以“投标资质”的门槛来软性的引导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发展。因此,“电动自行车下乡”必将立竿见影的推动行业规范化的进程。

  影响行业未来走势

  下乡补贴并非见者有份。国家规定,只有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较高市场占有率,节能及安全设计、模式、效果等具有较高水平,符合国家环保标准,适应农村消费环境,质量和功能适合农民使用,具有较强的维修服务能力,维修网点覆盖率能够满足农民对售后服务要求的企业,才有可能被列入下乡补贴范畴。下乡补贴是一只无形的手,悄然影响着行业的走势。

  对在业内口碑好,质量好,服务好的企业来说,这是一次更上一层楼的机遇。而对于一味追求低廉价格,质量不过关,售后无保障的企业来说,电动自行车下乡则更像是压顶泰山。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形式将逐渐浮上水面。行业的洗牌,很可能将在这次下乡的大潮中完成。

  江苏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陆金龙分析认为,“没有中标的企业得不到价格补贴,拼价格的空间肯定被压缩。国家补贴政策出台,释放的是支持电动车产业发展的积极信号”。

  而无锡市经贸委有关人士分析:部分企业因为没有核心竞争力,优势递减。有品牌优势、品质优势、渠道优势的“三优企业”,与打价格战、低价竞争、消费者投诉多的企业分道扬镳,将成为行业这一两年里的一大特点。“价格战”在电动自行车列入下乡补贴范畴的新环境下是无法进行的。更多优质的企业会将资金投入到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上。这对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动自行车列入下乡目录或将使行业竞争从简单的价格战,逐步演化为综合品牌实力的竞争。电动自行车行业集中度也会越来越高,市场将向品牌化发展,小品牌和杂牌的数量和市场份额将逐渐下降,知名品牌逐渐占据并主导市场。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亚游平台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