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添“彩”年货市场 “花”样十足迎新春


亚游平台网   时间:2025-01-22





  江西赣州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1月18日,在赣州龙南市,“非遗贺新春 欢喜过大年”系列客家非遗展演活动启动,一系列客家非遗民俗活动精彩上演。


  客家年里赏非遗 民俗巡游热闹非凡


  围屋是客家人的特色民居建筑,具有居住、防御等功能。临近春节,这里正在举行一场热闹的客家非遗民俗活动。


  场面热烈而富有节庆气息,象征着吉祥、安泰、富贵、长寿等美好愿望。


  除了九狮拜象,信丰南狮、定南瑞狮、深圳玉律醒狮,民间高跷、三节龙也令人印象深刻。


  据了解,几种舞狮表演狮子的体型都差不多,舞法也有相似之处,但依然各有各的风格。定南瑞狮活泼、诙谐、幽默、调皮、灵动,信丰南狮造型质朴。而来自广东的玉律醒狮,是地道的南狮风格,他们带来了地狮、台狮、桩狮等多种表演形式。


  除了这些灵动的表演,巡游的队伍还包括当地的各类非遗项目代表、文艺协会代表等,他们会一起热热闹闹地走过广场前的桥,一路到达当地的龙翔广场,和那里的观众进行互动。巡游的队伍非常长,据了解共有千人左右,沿途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赣粤闽非遗集市 多角度体验客家文化


  在队伍热闹巡游的同时,非遗集市里热闹非凡。来自赣、粤、闽三省五地的70项非遗项目集中展示。客家人最开始从相对开阔干燥的北方平原迁移至多雨潮湿的南方丘陵,为了御寒防湿,头巾成为了客家妇女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而织带就是绑在额头上用于扎头帕的一条丝带。外观上看好像平平无奇,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里边藏有“国泰民安”“国富民强”“吉星高照”等字样。织带工艺复杂,上面的图案和文字都是由一根根线从下往上织成。


  除了精美的织带,像客家腊味、客家米饼、黄元米果、龙南锤鱼等极具风味的美食和制作技艺也是深受大家的喜爱。


  整个集市涵盖了非遗技艺、客家美食和手工艺品,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让市民游客能够多角度体验客家文化。整个集市将会持续到1月20日,也欢迎大家来到龙南,感受不一样的客家节日氛围。


  年货市场购销旺 花样十足迎新春


  春节临近,年货市场购销两旺。商业街上的老字号、食品商店里人流攒动,鲜花、鱼市也出现客流增长。大家选购自己心仪的商品,迎春节、添喜庆。


  食品店里“品年味” 市民采购兴致高


  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的食品一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柜台师傅们介绍,最近生意兴旺,腊鸡腿和香肠的销量一天下来都能达到2000斤左右。


  春节临近美食热销 传统味道受欢迎


  在山西省太原市,不少人开始准备春节期间的饭菜,本地老字号的传统美食深受消费者欢迎。


  年年有“鱼”好寓意 观赏鱼热销


  常言“年年有鱼”,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期望。随着春节临近,寓意吉祥的各类观赏鱼销量也火热起来。其中,锦鲤凭借其锦上添花、红红火火的美好寓意,受到消费者欢迎。


  一站式购物 年货“巴扎”迎客来


  在新疆,“巴扎”意为“集市、农贸市场”。临近春节,新疆和田市的年货巴扎里人头攒动,大家一起逛巴扎、买年货,品尝和田特色美食,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喜庆氛围。


  年宵花热销“花”样十足


  逛花市、购年货,辞旧迎新。在广西花鸟交易市场,各式各样的迎春年宵花已纷纷上架。


  寓意美满幸福的蝴蝶兰、寓意“红”运当头的红掌、寓意生命力的冬青等数十个品种的花卉竞相绽放、花香四溢。


  赶集+非遗 年货大集年味浓


  这两天,在山东日照,人们忙碌着在大集上置办年货。大集上除了有各类年货商品之外,现场还有多个非遗展示区,在购物之余也给市民带来了民俗新体验。


  在日照市东港区的陈疃大集,各类年货商品琳琅满目、人气十足。这里充满了叫卖声,不少摊位前摆起了小喇叭,竞相推介自家商品。


  为了增加大集上的年味,当地还组织了“手造+非遗”展示展销区、“农产品展销+电商直播”带货区、特色美食体验区等展区。


  转自:央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亚游平台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