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迎来开通七周年。七年来,这座跨越伶仃洋的"世纪工程"不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超级纽带",也成为外贸增长的强劲引擎。
据拱北海关统计,截至今年9月,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以下简称"大桥口岸")进出境车辆累计达1893.1万辆次,进出口货物总值1.24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货物总值2288.8亿元,同比增长37%。
在大桥口岸跨境电商出口查验平台,一个个待检包裹在大型X光机的传送带上快速移动,企业申报信息与过机图像同步展示在海关查验电脑终端上。每个包裹平均6秒内就可完成非侵入式查验。目前,这里日均通行货车近500辆,超160万个跨境电商包裹通过"大桥通关-港澳转链-全球速达"的"电商快线"送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稳定、可预期的通关环境增强了我们布局全球、承接更大业务量的信心。"菜鸟集团关务运营负责人东觉介绍。该集团于2020年落地大桥口岸开展业务,目前经大桥口岸出口的包裹日均超10万件。"海关推出一系列便利化措施,'全天候'保障跨境电商包裹顺畅通关。"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经大桥口岸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出口的包裹,货值达764.6亿元,同比增长99.2%,货值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大桥口岸已成为全国跨境直购(9610)模式出口第二大口岸。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样亮眼。10月12日,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批价值9万元的医用设备运抵大桥口岸,不到5分钟就办结全部手续运往香港机场,随即通过空运发往南美市场。
"从出库到通关仅用2小时。"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国军介绍。作为深耕医用设备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每年约有2700万元的产品经港珠澳大桥出口,远销150余个国家与地区。"提前申报"等便利措施叠加24小时通关的优势,能够精准适配海外市场的时差需求,即便凌晨也能高效出境,这让大桥口岸成为企业出口的优先选择。
如今,从精密电子元件到高端医疗设备,从新能源产品到智能终端,大桥口岸"高新"动能澎湃。今年前三季度,大桥口岸进出口高新技术产品达657.5亿元,同比增长32.2%。
"我们针对高新技术产品非无尘环境开包易损的特点,应用大型集装箱/车辆检查设备、X光机等非侵入式机检设备和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实施智能审图,提高对进出口高新技术产品非侵入式查验比例,最大化降低产品损耗。"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监管三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七年来,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效应不断释放,贸易辐射力不断增强。今年前三季度,经大桥口岸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货值681.9亿元,同比增长52.6%。
拱北海关推动"两步申报"等便利化措施落地,实施"粤港澳三地一锁"模式,助力企业精准对接市场。如今,大桥口岸月均进出口货值从开通初期的41亿元增至254亿元,增长逾5倍。(通讯员 陈绮汐)
转自:中国国门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