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对于电力设备制造业来说,可谓悲喜参半。特高压、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使很多的相关设备制造商的订单纷至沓来,前景也是一片向好。而进入寒冬期的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也将设备制造商带入尴尬的境地。业内人士预测,2012年,对于设备制造商来说是整合和洗牌年,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无论怎样,只有活下来的企业才有资格迎接机遇、接受挑战。
智能变电站市场爆发式增长
“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在智能电网中电网建设本身以及智能化设备方面的投资将达1.5万亿元,即每年3000亿元左右。其中,对配电网建设的投资额占50%、输电网投资额占50%;并且,配电网投资额中对农网建设的投资额又占50%。智能化投资方面,“十二五”期间,国网公司电网智能化投资的总额预计为2800亿元,年均投资560亿元,为“十一五”年均投资250亿元的2.24倍。
9月28日,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2011智能电网国际论坛上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设110千伏及以上智能变电站6100多座,其中新建5100多座,改造建设1000多座。统计数据显示,未来10年,变电领域智能化投资规模达到748亿元,占智能化总投资的19.5%。按照国家电网的规划,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目前 建成110千伏至750千伏智能变电站18座,在建56座。
根据相关规划,智能变电站将成为新建变电站的主流,迎来爆发式增长:第一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46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28座;第二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8000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50座,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改造48座;第三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7700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44座,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改造60座。银河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分析师邹序元认为,根据设备厂商实际供应能力,预计在大规模推广的初始阶段实际可操作的规模是600座/年。
东兴证券电力设备行业分析师王明德强调,智能变电站技术日臻完善,已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目前智能变电站的主要技术集中在传统继电设备改造、光电互感器、成套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故障录波等方面,其中,成套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光电互感器、故障录波及时间同步系统均属于新增市场,相关企业受益最为显著。
余热余压市场规模将超千亿
近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子规划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规划将包括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节能产业方面,主要是发展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包括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 用装备、节能监测技术和装备。
目前,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在向大型化发展,配套的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等级也逐步提升。35万千瓦9F级燃气轮机余热锅炉价格约1亿元/台,20万千瓦9E级燃气轮机余热锅炉价格约7000万元/台,王明德预计“十二五”期间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市场空间为101.71亿元。近三年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年均市场空间将达到33.09亿元。
干熄焦余热发电单个项目金额较大,约1~2亿元。目前我国的干熄焦技术普及率较低,且大部分为中低压干熄焦,高压干熄焦的推广潜力很大。“十一五”期间该技术在行业内推广的比例为20%,总投资约为60亿元,年可发电量45亿千瓦时。王明德预计,假设“十二五”末干熄焦余热发电项目的普及率达到80%,粗钢产能年复合增长率为8%,则“十二五”期间干熄焦余热发电年均市场空间约58.5亿元,干熄焦余热锅炉年均需求5.85亿元。
变频器进口替代成行业主题
《电动机调速技术产业化途径与对策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发电总量的66%消耗在电动机上,其中高压电机占电动机装机总容量的一半,而高压电机中近70%拖动的负载是风机、泵类、压缩机,其中一半适合调速,即约有1.015亿千瓦的电机处在浪费运行状态。变频器一般节电率在 20%~30%左右,按照电动机每年工作700小时计算,如果1.015亿千瓦电动机均加装变频器,则每年可节约用电量1421亿~2132亿千瓦时。
高压变频器下游市场主要包括电力、冶金、建材、石化等高耗能行业,这些行业是“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的重点,担负着完成国家“十二五”节能目标的重任,因此,高压变频器的市场空间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小,而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较大。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亚游平台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