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13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63795亿元,同比增长12.2%,增幅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
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如何看待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上半年财税数据背后折射怎样的经济现状?财政收入超6万亿元应如何加强资金监管?记者采访业内专家进行深度解读。
增幅回落明显专家称不必惊慌失措
无论是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还是税收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都接近20个百分点。这是否意味着财政收入将进入“低增长时代”?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说,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增幅和税收收入增幅分别回落至12.2%和9.8%,这种增幅回落是正常的,意味着以往动辄20%到30%的高增长时代已经过去。
“没有必要为财政税收增幅的大幅回落而惊慌失措。”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对记者说,虽然上半年财政收入增幅回落明显,但依然高出年初预算确定的9.5%的收入增幅指标。
“这就说明当前我国财政收入走势仍在计划安排之内,只是增速放缓,而非负增长,其所能影响的至多是超收收入规模的减少或超收收入增幅的下降,绝对没有到可能动摇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基础的地步。”高培勇说。
主体税种增幅低折射经济放缓
相对于财政收入,上半年税收收入增幅回落更加明显。被视为经济“晴雨表”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速均出现放缓。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上半年经济增长趋缓,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一般贸易进口等指标同比增幅回落,相应导致增值税、营业税、进口环节税收、企业所得税等税种增幅大幅回落。
上半年财政收入数据中,中央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低于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其中6月份单月中央财政收入仅增长5.6%。
白景明指出,中央财政收入增幅下降较多,主要受消费税等税种影响。消费税是中央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上半年国内消费税增幅为11.7%,其中6月份仅增长4.5%。
财政部表示,上半年价格涨幅的回落,以及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也带动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税收收入相应减少。
白景明认为,结构性减税政策中,很多减税政策都非短期之举,而是长期不变的减税,如个税起征点提高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此外国家出台了多项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财税政策,这些都会带来税收的减少,也意味着今后税收增幅很难再回到以往高增长时代。
6月房地产营业税反弹楼市现回暖迹象
值得关注的是,受商品房销售额下降影响,上半年全国营业税中,房地产营业税减少183亿元,下降8.5%,但6月份单月房地产营业税实现反弹,增长23.6%。
与此同时,6月份,地方小税种中,土地增值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同比分别增长56.6%和51.2%,不过契税仍同比下降0.9%。
财政部主要负责人指出,6月份房地产营业税增长较快,主要受近月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等拉动。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