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需“硅谷银行”


时间:2012-07-04





谷歌、苹果等美国创新型企业的崛起几乎改变了全球人的生活方式。下一个引领全球的璀璨新星能否诞生于转型创新中的中国?

  在2012陆家嘴论坛上,中外金融专家表示,中国并不缺乏创业创新的精神,但为创新型企业服务的“金融土壤”还比较匮乏。我国应进一步引导鼓励银行、风险投资等机构服务于创新型企业,借鉴美国硅谷银行等成熟经验,为创业创新提供充足的“血液”。

  助创新企业“温暖过冬”

  创新型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会面临缺钱的困境。资金财务上的捉襟见肘,让创意难以实现,技术优势也无从施展。

  理想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是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公司总裁钱学煜介绍,与传统企业相比,创新型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源用于新技术研发。资金需求量大、技术革新快等因素使得创新型企业离不开外部金融服务的支持。尤其是在市场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外部金融服务的支持对企业至关重要,帮一把企业就可以“温暖过冬”,否则可能“冻死街头”。

  电子商务网站凡客诚品的投资人之一,启明投资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透露,截至今年4月份,凡客诚品每天可以销售8万件T恤、1万多件衬衣、2万多双帆布鞋。“如今的辉煌硕果是数亿元资金投入换来的。”邝子平表示,如果离开了资金支持,创新型企业成长可能举步维艰。

  谁为创新“烧钱”?

  创新型企业往往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烧钱”。这一特点在互联网、生物医药等行业领域尤为突出。

  有谁愿意拿钱让别人去“烧”?谁愿意为创业者脑海中的“构想”掏腰包?

  “虽然创新型企业未来可能有美好的蓝图,但风险很高,商业银行只能望而却步。”上海农商银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朱心坤表示,早期创新型企业缺乏现金流,没有很好的抵押品。对于这类融资需求,出于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考虑,银行往往不敢轻易涉足。

  对于银行而言,保守是天性。相比之下,风险投资机构更愿意去冒险,愿意相信“奇迹”。

  “风险投资是满足我国早中期创新企业融资服务需求,推动创业创新的良好渠道,也是为数不多的渠道之一。”邝子平表示,近年来美国涌现的信息技术革命、生物科技突破、清洁能源浪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大量天使投资人、风险投资家慷慨解囊的缘故。

  国内知名天使投资人、起点创业营创始合伙人查立感慨,中国很多地方都在学硅谷,硬件设施条件已经超过了硅谷,但软件还差得多。在美国硅谷有着大量的天使投资人、风险投资家愿意冒险出资扶持早中期的科技型创新企业,而创业成功之后的创业者也愿意加入到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的领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鼓励创业创新的良性循环体系。相比之下,在中国缺乏敢于冒险的聪明的投资人。

  查立表示,投资人给创新型企业带来的不只有资金,还有管理经验、各种社会资源,是帮助早中期创新型企业成长的良师益友。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亚游平台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