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增长率开始下降
就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而言,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将对中国经济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影响。在过去10年中,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10.5%。但近两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出现明显滑坡的趋势。2012年经济增长滑坡的趋势还将延续。预计2012年经济增长大体上会处在8.5%左右。也就是说我们已经高速增长了32年,已经进入到高速增长的后期,我国经济基本面正在发生变化。而本轮增长速度的回调,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降。
所谓我国经济基本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快速的人口老龄化步伐和未富先老。未富先老将会降低中国总体的储蓄率,将会提高医疗、养老费用的支出,将会降低经济社会的活力;劳动力的供求从过去长期以来供给大于需求转变为目前的供求基本平衡,以及由此带来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上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空间明显缩小。
30多年来,我国众多产业领域在装备水平上达到、接近甚至超越世界先进水平,继续引进、消化、吸收的空间不断缩小,从引进技术为主转变到自主创新为主。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投资的潜力和空间明显下降。
从2011年以来我国各省市区经济增长速度及其排位看,东部发达省市的经济增长已经开始明显回落,排在前面的几乎都是西部省区。东部发达地区的东南沿海4省1市的GDP占中国经济总量的比重,2010年达到42.7%。当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明显滑坡以后,依赖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不足以支撑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从2011年基础设施投资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来看,过去10年,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大体稳定在25%左右。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政府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导致基础设施投资占比达到27%以上。但2011年以来,基础设施投资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出现大幅度下降趋势。目前,大概只占22%。
从2012年的情况来看,投资增长会出现明显下降,消费的增长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回升,出口增长也会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因此,总体上,2012年的经济增长还会延续2011年以来持续放缓的趋势。
结构调整攻坚克难
结构调整涉及领域很广,但在目前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调整重在消除体制性扭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建设消费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经济。所谓建设消费型经济,就是要把过去中国经济过度依赖于投资、过度依赖于出口,转变到主要依靠消费扩张;所谓建设服务型经济,是说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主要依赖于工业制造业的高速增长,未来要转变到主要依靠服务业发展;所谓建设创新型经济,是说中国经济的增长从主要依赖于资源、要素的高投入向主要依赖技术创新、劳动力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现阶段我国结构调整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体制性原因所导致的结构扭曲,这是现阶段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所谓体制性原因导致的结构扭曲,主要表现为要素价格改革滞后和垄断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效率低下。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