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话语权离我们有多远?


时间:2012-05-23





  5月8日,试运行1个多月的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正式开市,标志着中国对建立更加公正、合理、透明的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的探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对此各方都寄予厚望,但专家表示,只有平台对定价真正发挥出作用,才能提高中国在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上的地位。


  5月8日上午十点零二分,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交易大厅响起了开市锣声。已试运行1个多月的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正式开市。此平台的建立被认为标志着中国对建立更加公正、合理、透明的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的探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开市仪式上表示,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是推动形成公平、合理、非歧视的国际贸易体系,促进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健康、稳定、有序发展的有力保障。


  工信部、国土资源部等部委的领导也表示,希望该平台的建立对于确保我国钢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促进铁矿石市场健康运行,推动形成合理公正、公开透明的国际大宗矿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贡献力量。


  显然,各方对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的建立给予了厚望。然而,这一平台是否能够担起这样的重任,其对于中国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乃至大宗商品市场的话语权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有平台是第一步


  国际铁矿石定价机制经过屡次变迁,形成了长协和现货两种机制。目前,中国铁矿石贸易中现货矿比例大幅增加,已经达到70%左右。现货价格主要是买卖双方参照铁矿石指数协商定价,基本上不透明,很容易出现暗箱操作。


  目前,几大矿山定价所参照的铁矿石价格指数形成也缺乏代表性和透明性,受到了质疑。


  与此同时,中国在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定价方面的尴尬地位一直没有改观。在大宗商品交易和定价方面,中国长期处于被动受制的地位,尤其缺乏在铁矿石、石油、粮食等商品国际采购和进口价格方面的“话语权”。


  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将这种情形总结为:“中国买啥啥涨,中国卖啥啥跌。”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中国大宗商品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刘心田表示,目前国际上大宗商品的定价中心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中国作为众多大宗商品的主要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客观上需要一个体系健全、机制完善和功能有效的数据与指数。


  洪涛也表示,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的建立值得肯定,“毕竟,建立起这样的平台是形成价格的第一步”。


  业内人士认为,今后铁矿石交易长协和现货并存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就现货市场来说,通过交易平台发现价格,其透明度高于目前的电子招标和场外谈判定价,是一大进步。


  有规范更为重要


  相较于搭建起平台,制定相应的规范则更为重要。


  洪涛表示,目前国内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并不少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将大宗商品交易作为“准期货”。“其实,大宗商品交易应该是现货交易。”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亚游平台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