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到14日,除西藏、新疆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均已公布阶梯电价听证方案。公布的方案中,上海的第一档电量最高,为260度/月;青海最低,为60度/月。11日,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同时召开听证会,随之关于居民阶梯电价的社会关注也达到高潮。
在各路媒体的炒作下,关于居民阶梯电价的各种热议持续升温,但其中也不乏有失偏颇之言。居民阶梯电价全国实施即将进入倒计时,本文为您从电力能源、电价改革、资源价改和居民生活四个方面解析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居民阶梯电价更在于节能机制的建设
居民阶梯电价是“电荒”的产物。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消耗不断加剧,作为以煤电为主要燃料的电力生产而言,电煤的供应日趋紧张,加之不合理的煤电体制,以致煤电矛盾已经到了十分尖锐的程度。每逢用电高峰季节在部分电力供应紧张省份总会出现拉闸限电,始于2004年的居民阶梯电价试点便由此而来。
在燃煤电厂陷于越发越亏的恶性循环中,“电荒”也大有逐年蔓延之势。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阶梯电价调整增加的收入,部分用于弥补由于燃料成本上涨增加的电网企业购电成本,缓解发电企业经营困难,以保障电力正常供应。有专家认为,阶梯电价实施的意义从中期看,有利于理顺电煤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为上游煤炭价格机制的完善释放空间。
然而,据测算按照目前居民用电占社会总用电量的12%计算,电价调整后的收益或可达170多亿,拿出其中一部分用于弥补燃料成本,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电企经营困境,然而对年亏数百亿的发电企业而言实则杯水车薪,若要根治这一问题恐怕唯有更深入的的体制和机制改革而不能为。
因此,阶梯电价实施对电力能源的影响更在于体现资源稀缺性,进而推动节能减排。
居民阶梯电价实施为电价改革亮起信号灯
长期以来我国的电价改革步伐迟滞不前,居民阶梯式电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优化配置的产物,在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电的基础上,让电价更大程度地反映市场供需关系,发挥价格杠杆的原理,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因此,居民阶梯电价的推行可以说为电价改革乃至电力体制改革亮起了一盏信号灯,为电价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电价制定涉及面广,一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其中存在城乡居民、企业、商业之间的交叉补贴,过度的交叉补贴也会产生一定的问题,所以实施阶梯电价或许会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因为相对而言它更具可行性,也较容易被老百姓接受。”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韩学山说。
据悉,部分券商对其抱有相当的信心,“因为我们相信如果阶梯电价更进一步,是有可能开启电价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哪怕这种改变幅度是有限的,也对整个电力行业运行有积极影响,从而有利于提升电力板块的估值水平。”
然而业内专家同时指出,只占社会总用电量12%的居民生活用电对整个电价改革的作用实属有限,推行居民阶梯电价只是触及了我国电力系统市场化改革终端环节的一小部分。尽管有利于构建合理电价机制,但是距电价真正走向市场化还很难。要理清整个电力系统的价格机制,恐怕需要行政部门渐次回归裁判员角色,逐步放手市场博弈贯穿整个行业链条,最终实现电力用户与电企之间直接的价格谈判。届时,用户在阶梯电价改革初期对用电信息不公开、各档用电量核定不科学、电价水平与用电实际情况相脱节等隐忧,或许都会迎刃而解。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