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业转型需改变单一制造模式


作者:乔维 薛楠    时间:2012-05-10





  我国彩电产业经历了由模拟向数字、由彩色显像管CRT向平板的两次重大转型。当前,随着全球彩电业技术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以“终端+软件+内容”为代表的新型生态体系的出现,彩电业正酝酿新一轮的深刻变革。彩电业传统的规模放大型竞争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竞争的需要,未来全球彩电产业的竞争更多的是基于品牌与技术之上的满足消费需求的价值供应竞争。面对新形势、新环境,三星、松下等跨国公司纷纷调整战略方向,提高综合集成能力,重构产业生态系统,不断巩固和加强市场优势,抢占产业发展先机。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我国彩电企业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才能摆脱跟随发展模式,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目前,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制造基地和消费市场。我国彩电年产量从2006年的8372万台增长到2011年的12231万台,占全球彩电生产总量的比重从42%扩大至48.8%。产业数字化、平板化、绿色化发展成效显著,平板显示产业链逐步完善,高世代面板生产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了北京辐射圈、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海西经济区、成渝地区等各具特色的数字电视及数字家庭产业集聚区。骨干企业均进入电子信息百强前20名,通过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进一步巩固了市场优势地位,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


  尽管我国彩电产业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一是彩电业转型升级与配套核心器件缺失的矛盾依然存在;二是企业的技术能力积累不足,难以适应核心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


  新的发展时期,彩电产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政策环境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当前,宏观环境不断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国际国内市场迅速增长,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数字电视和三网融合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这些都为我国彩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二,融合发展引发的产业竞争格局变革为国内彩电企业实现赶超带来机遇。当前,全球彩电业正在步入融合、转型和调整的新阶段,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3D电视、网络电视、LED电视等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随着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的不断涌现和发展,原有产业边界被全面打破,产业竞争已从企业竞争演进到产业链竞争,三星、LG、松下等国际知名彩电企业纷纷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力图整合与重构产业链,提高基于软件、内容和终端的整合能力,率先确立竞争优势。国内彩电企业在这轮变革中通过加强国内资源整合,有望打破原有垄断格局,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智能化发展趋势对彩电企业的应用软件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智能化成为产业的发展趋势,基于软件、内容和终端的产业链整合模式正在催生新的产业基本形态。智能电视正是在这一大环境下产生的,彩电企业正从原来的单一的终端提供商向全产业链集成商转变,彩电企业要同时具备IT企业提供终端应用软件的能力。目前,智能电视上安装的应用软件主要来源就是电视厂商提供的应用商店。创维、长虹、TCL、康佳、海尔、三星、LG均搭建了自己的应用商店,但各自应用商店中的应用软件数量大多在100~200款,而这一数目仅仅是iPad平台上一天的新增应用软件数。在智能化的发展道路上,国内彩电企业任重而道远。


  第四,核心技术缺失所造成的路径依赖迫切需要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智能电视的核心技术在微软手里,3D和OLED的核心技术在索尼手里,三星、LG也都拥有生产50英寸以上大尺寸OLED面板生产的核心技术,而国内大多彩电厂商一边想自主开发智能化系统,一边又在大量使用谷歌推出的Android操作系统,同时在应用软件方面也较落后。国内彩电企业如果不改善研发体系,并在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其前景将不乐观。


  当前,中国的彩电企业大多将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放在了智能化和整合上下游资源两方面。在智能化方面,已然领先一步的IT企业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由于国内彩电企业比较年轻,在核心技术方面积累不足,研发资金也偏少,企业发展受到制约。众多彩电厂商不得不另辟了一条路——— 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来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效应,以降低成本。向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赢利水平,控制零售渠道,让企业享有定价权。


  然而,产业链整合也存在一定弊端。一方面,技术会大打折扣,因为产业链整合很难将关键性资源及核心技术带入新的领域,一些国内家电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缺乏对用户的研究,只是一味地模仿和跟从,导致“同质化”的尴尬;另一方面,产业链整合会加大经营风险,链条中任一环节的波动都将对上下游造成影响,且庞大的管理成本会导致创新与应变能力的降低。全产业链固然是中国家电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之一,但并不是所有家电企业都适合。比如,苹果是全球最强大的IT企业,但除了研发和技术整合,几乎不涉及生产制造。但是,由中国企业来完成这部分外包环节的事实并不妨碍苹果的强大,其关键就在于苹果建立了无可匹敌的技术和品牌优势。所以,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强大的技术和品牌能力。


  综上,我国彩电企业要在新一轮的竞争中真正实现转型升级,就要改变当前单一的制造模式,加大创新力度,开发适应市场的实用新型技术。对于彩电新技术,企业应立足大市场,不断引进、合资,并进行联合开发、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向产业链完整的国际企业学习。有实力的经营主体应当把各方面的生产力集中起来,完成产业的整合,实现规模效应,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彩电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作者单位为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

来源:中国电子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亚游平台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