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顾问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自“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消费者对本土奶粉的不信任导致进口奶粉冲击国内市场。“洋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由2008年初的70%上升到目前的85%。在中国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上,美赞臣以市场占有率25%居第一,惠氏以20%居第二,多美滋以12%居第三。在我国奶粉热卖排行榜前10名中,有6个为外国品牌。
改头换貌的“洋奶粉”
夏先生今年刚升级当了父亲,宝宝断奶后,他便担负起了选购奶粉的责任。前不久夏先生的母亲张女士在孕婴用品商店花538元购买了一罐名为“贝拉米”的奶粉,没想到孩子喝了一段时间后,发生过敏反应。为了安全起见,张女士停喂了该品牌奶粉。
事后,张女士听人说,另一家孕婴用品商店在卖一种叫做“佰莱美”的奶粉,有很多人买,有时需要提前预订才能买到,只是价格贵了一些,每罐要980元。张女士心想,只要是对孩子好,价格贵一点也无所谓,就去买了一罐。“‘佰莱美’喝了4个星期后还剩大半罐,我听说开了罐的奶粉如果4个星期没有喝完,最好还是再换一罐新的。我就到那家店准备再买一罐‘佰莱美’,没想到该品牌奶粉已经断货,至于什么时候到货,店员也说不清楚。”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女士去当初买“贝拉米”奶粉的地方购置婴儿用品,随口问了问店员有没有“佰莱美”奶粉,店员语气略带神秘地说:“这个牌子的奶粉哪里都不卖了,你最好回家把包装贴纸撕开,看看是不是‘表里如一’。”听店员这么一说,张女士赶忙回家,小心翼翼地撕开了“佰莱美”奶粉罐上的那层包装贴纸,这一撕让张女士大为震惊,这罐价值980元的高价奶粉竟然与538元的“贝拉米”奶粉一模一样。“这不是欺诈吗?我多花了将近一半的钱,孩子一直喝的却是原来的奶粉。”
类似张女士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多地可见。如今,国内市场上“洋奶粉”的零售价格一路攀升;还有一些打着“洋奶粉”旗号的“中国特供奶”,价格也高得离谱。有网友抱怨,“洋奶粉”暴利已经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但消费者对其肆无忌惮的连续涨价却束手无策。
很多“奶爸”、“奶妈”们都存在着和夏先生一样担忧。他们是进口奶粉的坚定拥护者,觉得品质比国产奶粉更好,所以不得不承受水涨船高的价格,而最近洋奶粉却接二连三地“出事”,让这些“奶爸”、“奶妈”们纠结不已。
真假“洋奶粉”之战
相较频频涨价的“洋奶粉”,国产奶粉的涨价显得底气不足。从2006年至今,国内奶粉的平均销售价格仅从每千克80元涨至100元左右。专家称,国产奶粉市场定价能力较弱,如果不是成本压力较大,一般不会提高产品市场零售价。
目前,国产奶粉主要针对中低端市场,尤其是区域性品牌,很难像高端奶粉品牌那样有超额利润空间,消费者也对价格较为敏感,贸然提价必然会“赶走”部分顾客,提价实为无奈之举。
事实上,层出不穷的“洋奶粉”的出现,正悄然改变婴儿配方奶粉市场的布局。“我们今年的销售依然很好,但却没有达到预期的高度。”日前,一洋奶粉巨头的负责人如此透露自己“幸福的烦恼”。而另外几家洋奶粉公司负责人在接受某媒体咨询时,也给出了类似的答案。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