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假象”难掩车企利润下滑趋势,并购与新能源成出路
183.86万辆是制造商向经销商销售的数据,而非经销商实际售出数,这就意味着全国汽车库存量在增加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汽车生产188.06万辆,环比增长16.9%,同比增3.38%;销售183.86万辆,环比增长17.33%,同比增长1.02%。
“中国汽车行业的销售数据一直存在一种现象,每年的3月、6月、9月,汽车销售数据总是相对比较漂亮 。”针对刚刚发布的3月份全国汽车产销数据,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数据上看,3月份汽车生产总量为188.06万辆,销售183.86万辆,这一数据不可思议。183.86万辆的销售数据是制造商向经销商销售的数据,并不是经销商的销售数据,这就意味着全国汽车库存量增加,库存压力加大。
车企2011年度业绩下滑
在看到3月份增长“假象”的同时,整个一季度的产销量却在下滑。中汽协统计显示,1-3月,汽车产销478.43万辆和479.27万辆,同比下降1.83%和3.4%。此外,今年第一季度的汽车市场,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销量方面来看,自主品牌都呈现出持续下滑的趋势。数据显示,今年1-3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量为161.78万辆,同比下降8.1%。在市场份额方面,自主品牌乘用车占乘用车市场总销量的42.9%,占有率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在轿车市场,今年1-3月,自主品牌共计销售71.18万辆,同比下降14.7%。在市场份额上,自主品牌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7.8%,占有率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4月13日海马汽车公布2011年年度报告,海马汽车实现营业总收入112.14亿元,同比增长10.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5亿元,同比下降10.82%。至此,23家国内上市的车企均发布了2011年年报或业绩预告,整体而言国内上市车企2011年的盈利状况堪忧。
新华信统计显示,2011年国内上市车企净利润降多增少,17家主流上市车企中,有10家净利降幅超20%,最高降幅近90%,以自主品牌为主的汽车上市公司创下净利降幅历史最低点。
“自主品牌正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甚至到2013年,自主品牌都将处于调整期。
并购谋求做大做强
受国家金融货币政策收紧、国家控制总量政策、油价上涨以及限购等因素的影响,国内乘用车市场增速大幅下滑,目前不少车企早已开始谋求新的出路。2009年,北汽集团用2亿美金收购萨博三个整车平台及相关技术。2010年,吉利成功以18亿美元并购瑞典豪华品牌沃尔沃。
事实上,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一直是中央政府对汽车业下达的任务之一。2009年颁布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提出: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此外,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主要任务“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提出,“以汽车、钢铁、造船、水泥等行业为重点,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
在消费升级及总量控制的背景下,我国自主品牌汽车面临低端市场失守、高端转型陷入困局的尴尬状况。业内人士认为,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升级转型的最大软肋,仍然是核心技术的缺失。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汽车产业知识产权真正属于中国内资车企的仅有30%左右。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