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轮胎产业化之路还有多远


作者:刘雅文    时间:2012-04-18





“目前我国轮胎行业已就推动绿色轮胎产业化发展达成共识,中橡协将参考欧盟轮胎标签法和REACH法规,并结合我国节能降耗要求,制定符合国情的绿色轮胎产业化法规,争取‘十二五’末实现有半数企业可以生产绿色轮胎,其中又有50%的企业绿色轮胎产量超过普通子午胎产量的目标。”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在近日召开的2012年中国橡胶年会上指出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究竟什么样的轮胎可以称为绿色轮胎?我国绿色轮胎的产业化进程需要跨越哪些坎儿?又何时能实现两个50%的目标,使绿色轮胎随着汽车业的蓬勃发展走进千家万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


标准:急盼尽快出台


“以加快绿色轮胎产业化来推动轮胎行业转型升级,无论从适应国际市场变化还是实现国内节能减排的目标来说,都势在必行。可是绿色轮胎怎么来定义呢?目前,很多企业都先后宣布要进军绿色轮胎领域,但如果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这个概念泛滥后,反而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朝阳开门见山地说出了他的忧虑,也一语道破我国的绿色轮胎产业化发展需要跨越的门坎之一——标准。



国外对于绿色轮胎的标准制定工作早已起步。据记者了解,美国早在6年前就通过了包含轮胎标签规定的法规;日本从2010年开始实施自愿轮胎标签制度;而欧盟、韩国将从今年11月1日起,实施强制性轮胎标签法规;巴西目前也正酝酿制定类似的轮胎标签法规。这些法规通过给市场上销售的轮胎贴上类似冰箱能效标识的标签,对轮胎的滚动阻力、燃油效率、湿滑路面牵引力、胎面磨耗等指标进行量化分级,从而达到减少燃油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轮胎绿色化的目标。


“而我国在制定类似标准和规范方面刚刚开始,与欧美日等都有差距。”双钱集团总经理岳春辰指出,“我们现在既然要推动绿色轮胎发展,首先就要对绿色轮胎的标准进行统一。这个标准应当既结合中国市场特点,也要达到国际市场准入标准。”


他认为,这个标准中包含两个概念:绿色制造和绿色轮胎。“绿色制造不等于绿色轮胎。绿色轮胎的标准应当包括一些核心指标,如滚动阻力、湿滑性能、噪声等。只要标志了绿色轮胎的产品,就必须在这些指标上符合统一的要求,不能将绿色制造和绿色轮胎混为一谈。因此,澄清概念、确定标准,应是当前推动绿色轮胎产业化的首要任务。只有明确了什么是绿色轮胎,企业才知道该朝什么方向走,市场也才会有序。否则将来各种所谓的‘绿色轮胎’充斥市场,既误导消费者,也损害了中国轮胎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岳春辰说。


在绿色轮胎产业化的问题上,首先出台相关标准已成为业内共同的呼声。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金荣表示,为加快绿色轮胎的发展,不少企业已经开始投入巨资进行研发。但若监管不严,有的小企业可以什么都不做,换个绿色轮胎的标志就行了。现在国外市场在抽查中国轮胎过程中,就不时传出不合格的消息。如果绿色轮胎标准缺失,概念泛滥,势必会伤害中国轮胎品牌的形象,把好事变成坏事,也影响其他企业的积极性。因此他认为协会应该加大管控力度,尽快出台标准保护真正研发绿色轮胎的企业。


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轮胎研究所副所长蒋琦也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生产的轮胎40%以上出口,随着国际市场对产品节能及使用性能的要求提高,全面推进我国绿色轮胎产业化发展十分紧迫。他建议,绿色轮胎标准的编写可以先借鉴国外的标准制定方法,以使其尽早出台。


面对业内各方的呼吁,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技术经济委员会主任赵文权透露,工信部已就绿色轮胎问题与欧盟有关方面召开了圆桌会议,并原则同意对绿色轮胎软课题立项。现阶段,由中橡协牵头的绿色轮胎产品自律标准制定工作也已启动,将推进研究制定绿色轮胎滚动阻力技术条件、噪音技术条件、湿地抓着力技术条件、成品试验方法和检测规程等内容。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亚游平台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