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深化、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内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将呈现怎样的走势?又将面临哪些风险与挑战?相关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有效应对?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上,来自国内外的知名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共同把脉中国经济,寻找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发展基本面不变,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中外专家学者在年会上认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基本面不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但必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转型将创造巨大需求潜力和庞大市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不会发生变化,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说。
刘鹤说,未来中国工业化特点可能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下降,服务业的比重有较大提升。制造业内部将会出现以生产适度集中和专业分工深化为特征的供应链调整,绿色低碳增长模式将受到鼓励,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满足内需生产能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旭德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调整为7.5%,释放出更追求经济增长质量的积极信号,中国“十二五”规划更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视产业升级和绿色增长,这些都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相信中国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摩根斯坦利公司亚洲非执行主席史蒂芬·罗奇认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他表示,世界现在变得越来越失衡,尤其是过去30年,包括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全球消费70%在发达国家,但这个比例不会继续增长。因此,依靠外需增长对中国来说是需要警醒的时候了,需要做再平衡工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说,“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产业升级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投入太多,成本太高,用这样的方式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不可持续的。他坦言,出现这种问题是由于推进改革不力,即仍然沿用政府主导的发展方式来推进产业升级。
从三方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财政部长谢旭人在年会上说,今年将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从完善财政体制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健全税收制度改革三方面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大局。
谢旭人指出,今年将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首先要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继续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清理归并部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努力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进一步均衡省以下财力分配,增强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
其次,要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公共财政预算。提高政府性基金预算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进一步推进健全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制度,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等管理制度改革。要将部门预算制度改革覆盖到县一级,加快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财政预算公开,进一步增强预算的透明度。
此外,要进一步健全税收制度改革。谢旭人指出,我国税收制度经过多年改革,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以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和以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为主体的直接税两大块构成的税制体系,并在促进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作用。他表示,鉴于当前我国流转环节的税收占比偏大,所得税对应的直接税占比相对偏小,下一步税收制度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增加直接税的比重。
对于今年税改的重点,谢旭人强调,今年将继续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同时理顺流转税的相关体制。健全消费税制度,促进节能减排,引导合理消费。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扩大从价计征的范围,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稳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并进一步研究制定房产保有、交易环节的税收改革方案。深化环境保护税费改革,按照正税清费的原则,继续清理整合一些行政事业性收费。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