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0日,世界贸易组织(WTO)上诉机构就美国、欧盟、墨西哥诉中国9种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世贸组织争端案发布裁决报告,WTO裁定为中方违规。
这起贸易争端案始于2009年6月23日美国和欧盟正式向WTO提出请求,称中国对铝土、焦炭、萤石、镁、锰、金属硅、碳化硅、黄磷和锌共9种原材料采取出口配额、出口关税和其他价量控制,推高国际原材料价格,违反了中国2001年加入WTO时的承诺。同年8月墨西哥也以类似理由提出了请求。
2009年12月21日,世界贸易组织决定设立专家组,调查美、欧、墨三方指控中国限制原材料出口一案。
2011年4月1日,专家组作出不利于中方的裁决。同年8月31日,中方就此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提出上诉。历经了两年半的时间,最终结果令我方遗憾。
龙年上班第一周就收到这么一个“红包”,着实令我们行业人心里感觉不舒服,这9种原材料过半是指有色金属材料。
WTO裁定中国违规已成定局,这是一个无法再争执的事实。
但是,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在国际贸易中,我们遇到了红灯,死等就是等死,因为这个红灯的时间不是几秒钟,甚至我们也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必须想办法绕着走,这样才能出奇制胜。
限制出口违规不等于必须出口
不让限制出口的裁定不等于我们必须大规模出口,出口量的大小还是需要国内的生产量和产品剩余量来决定的。在我看来只不过是更市场了。但是,想要保护我们的原材料和自然环境,我们并不是只能在限制出口配额和调控出口关税等方面想对策,我们可以从生产“源头”抓起。
若从上游生产环节做好整合与调控,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取消出口控制并不会对产业和环境造成太大冲击。目前,我国矿山滥采滥挖现象仍然屡禁不止,不合规范的矿山和冶炼厂仍在作业,这些不良现象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我们落实相关法律和法规不严格造成的。如果企业都能按我们制定的环保标准严格执行,那我们的自然环境就不会满目疮痍。退一步讲,如果还不行,我们还能再进一步提高环保门槛和行业标准。如果我们上下一致严格按照标准规划进行矿山审批、勘探和开采等,我们在保护原材料方面也自然就有了可靠保障。
所以,浪费能源,污染环境这些在生产环节积累的矛盾或许本不应该从贸易环节解决。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的思维也需要转变,对于资源性产品的调节,可从生产环节进行调控,不应过度依赖于贸易控制。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