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的最新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每平方米2756元,商业、居住、工业分别为每平方米4917元、4006元和614元;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52%、1.98%、1.73%、1.09%;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29%、10.67%、12.60%、4.92%。
第二季度全国地价总体水平呈小幅上升态势,涨幅较上一季度进一步趋缓,各用途地价环比增长率均小于上一季度,其中,商业地价环比增长率最高;受去年下半年地价增长较快的累积影响,地价水平同比涨幅明显,居住地价同比涨幅大于商业和工业。
36个重点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变化趋势与全国105个城市保持一致,且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105个城市平均水平。综合、商业、居住、工业地价水平分别为每平方米3740元、6147元、5390元和749元;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88%、2.40%、1.96%、1.54%;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21%、12.48%、13.94%、7.23%。
长三角综合地价环比涨幅略升,环渤海略降,珠三角涨幅回落最为明显
第二季度三大重点区域综合地价水平均高于全国总体水平。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水平最高,为每平方米4283元;珠江三角洲地区次之,为每平方米3680元;环渤海地区最低,为每平方米3024元。
从环比增长率看,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为1.93%,较上一季度上升了0.09个百分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为0.94%,较上一季度下降了4.43个百分点;环渤海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为1.97%,较上一季度下降了0.33个百分点。从同比增长率看,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为10.89%,较上一季度上升了1.77个百分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为16.73%,较上一季度下降了0.79个百分点;环渤海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为7.65%,较上一季度上升了2.23个百分点。环渤海地区内城市的综合地价同比增幅超过10%的城市有4个,占该地区城市总数的33.0%,增幅最大的北京市为15.25%;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增幅超过10.0%的城市分别有5个和8个,分别占区域城市总数的83.0%和62.0%,增幅最高的分别是深圳市(49.52%)和上海市(37.30%),三大重点区域监测指标水平及变化趋势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地价对市场环境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反应最为迅速,变化态势最为明显。
东部地区地价增速放缓,但同比增幅仍保持较高水平
第二季度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东部地区综合地价每平方米5474元,中部地区综合地价水平每平方米1869元;西部地区每平方米2497元。
从环比增长率看,东部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为2.01%,较上一季度下降了2.2个百分点;中部和西部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分别为1.96%、1.50%,分别较上一季度上升了0.09和0.19个百分点。从同比增长率看,东部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为14.76%;中部和西部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分别为7.71%和7.23%。东中西部地区地价涨幅分别较上一季度上升了1.08、1.89、1.39个百分点。
从地价水平、环比、同比监测指标来看,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城市的土地市场化程度较高,对政策以及市场变化更敏感,因此,在本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东部地区地价水平增速整体有所放缓,但同比增幅仍保持较高水平。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