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商务部日前公布了《关于实施经营者集中资产或业务剥离的暂行规定》,首次就我国反垄断审查中资产或业务剥离的相关程序作出明确规定。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第10条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商务部是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的执法机构,负责受理和审查经营者集中申报的具体执法工作。根据相关规定,商务部在经营者集中进一步审查中可做出三种类型的决定:一是禁止集中的决定,二是不予禁止的决定,三是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集中的决定,其中业务剥离就属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集中中的一种结构救济行为,是否需要业务剥离的主要标准是集中是否对相关产品市场产生限制或排除竞争效果。暂行规定明确,剥离义务人应当在审查决定规定的期限内,找到适当的买方并签订出售协议及其他相关协议(即自行剥离);如果剥离义务人未能如期完成自行剥离,则由剥离受托人按照审查决定规定的期限和方式找到适当的买方,并达成出售协议及其他相关协议。
暂行规定明确,剥离义务人应当在出售协议及相关协议签订之日起3个月内将剥离业务转移给买方,并完成所有权转移等相关法律程序。2009年11月21日,商务部公布了《经营者集中申报办法》和《经营者集中审查办法》,并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公布的暂行规定就是按照《审查办法》制定的,以规范经营者集中附加资产或业务剥离限制性条件决定的实施,确保资产或业务剥离的顺利完成。
来源:国际商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