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冰城企业却步的黑白方阵


时间:2012-03-28





俗话说,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从去年年底开始,一个名为二维码的小方块识别码风靡淘宝网,使用者只要用一款智能手机,对着二维码一扫描,就可完成商品的识别和网络支付。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最多的二维码就是火车票右下角的正方形黑白方阵,两年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使用。除此之外,飞机票、演唱会门票、超市商品都可使用二维码来进行识别,方便快捷。但是,这样一个新技术在我省的推广效果却不甚理想。仅以省城哈尔滨为例,二维码的应用仍是少数企业的“时髦”之举、“奢侈”所为,离普及应用还有一段路要走——

名词解读

小小二维码 内藏大玄机

近日,哈市市民刘女士到沃尔玛超市购物时,发现买回家的一瓶强生婴儿护肤品上有个黑白方块。该超市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厂家使用的二维码,能够记录详细的产品信息,不过目前用二维码的厂家较少,超市收银台用的扫描设备也不具备读取二维码信息的功能。记者相继走访了哈市多家大型超市,查看了洗涤日化用品、食品、针织服装等近百种商品,发现产品包装上使用二维码的只有少数几种。

那么二维码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哈尔滨市电信部门资深技术人员陈宇给记者上了一堂“科技普及课”。他说,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是在一维码的基础上扩展出的一种具有可读性的条码。设备扫描二维码,通过识别条码的长度和宽度中所记载的二进制数据,可获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相比一维码,二维码可记载更复杂的数据,比如图片、网络链接等。

陈宇进一步解释道,二维码通过在二维平面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案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这种信息在生活、娱乐、商务等方面有广阔应用。目前,市民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通过手机的二维码扫描功能,对着印有二维码信息的商品、票据、支付服务等进行扫描就立刻获得产品信息,进入支付结算平台,确认购买,实现随时随地网购。现在,还有更时尚的用途,二维码名片已经应运而生。拥有二维码名片,就省去了随身带着厚厚名片夹的繁琐,只需把二维码名片传送给对方,对方的手机里就存下了你的名片信息。

哈埠现状

票务用的多 企业认的少

陈宇介绍说:“如今,在哈尔滨,火车票、演唱会门票、飞机票等都已经开始使用二维码,但是由于企业对于这个小黑白方块的二维码了解的少,对于二维码的实际应用还处于萌芽阶段。”

在省城一大型超市工作多年的杜先生告诉记者,二维码在国外应用较多。现在哈尔滨的超市都是通过人工筛查来防止过期食品上架销售,如果使用二维码,就可以通过电脑筛查,提高准确率、节约人力成本。例如,一块贴有二维码的面包,如果出现问题,通过读取二维码信息,不但能知道面包生产商、出厂日期,甚至连面粉来自哪个厂家、由哪个送货员送货等信息,都一目了然,从而可以追根溯源。“目前,哈尔滨实体产业,如厂家、商超、仓储物流等商家使用二维码的很少。”杜先生介绍。目前,洋快餐肯德基、麦当劳等企业推出了电子折扣券,将二维码发送到顾客手机上,顾客出具这条包含二维码的短信,商家使用专用条码识读设备读取信息,顾客便可享受折扣。

发展瓶颈

标准不成熟 应用成本高

记者从哈尔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化推进处了解到,信息化领域的一些产品,往往是大企业先在内部试运行,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国家出台相关标准,然后才在各行业逐步推广。

记者了解到,目前二维码推广的难点主要在标准和成本上。国家目前有两个关于二维码的自主标准:GM和CM,但国内企业使用不多,由于标准推出的时间还不长,还要根据实际运用情况对这些标准进行研讨调整。

哈市某大型超市经理说,现在厂家、超市如果使用二维码,那么整套设备成本比现在通用的一维条形码高出四五成;如果使用二维码,要么增加设备、要么更新设备,费用都较高。尤其是食品等基本消费品,更换二维码将大大提高成本。比如,一个面包现在卖2块钱,如果改用二维码,价格就得高出几角钱。另外,二维码的一大意义,在于对商品的产品溯源,而目前,国内的产品质量体系还不完善,一些不规范的企业害怕产品溯源,当然不会主动使用二维码,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二维码的应用。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亚游平台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