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研究自由空间远距离量子通信获重要进展


来源:亚游平台网   时间:2020-12-31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教授潘建伟、彭承志、张强等人与清华大学王向斌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尤立星研究员等人合作,近日实现了基于远距离自由空间信道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开启了在自由空间实现远距离复杂量子信息处理任务的可能。


  近年来,量子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但由于光纤存在固有损耗,量子信号又不能像经典通信信号那样被放大,制约着远程量子通信的实现。在外太空的自由空间信道,光信号损耗非常小,通过卫星的辅助可以大大扩展量子通信距离。随着我国“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卫星平台和地面光纤网相结合的量子通信技术方案已见雏形,但还存在大气湍流中如何实现量子干涉等重大技术挑战。


  近期,潘建伟等人组成的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能抵抗强湍流能力的自适应光学系统,使双链路总信道效率提升了约4倍到10倍。并通过测量脉冲到达时间实时反馈,得到32皮秒的独立时钟同步精度;用新技术方案使干涉光的频率差小于10兆赫,从而实现远距离独立激光器之间的锁频。


  得益于这些技术突破,潘建伟科研团队利用王向斌教授的四强度优化协议,最终在城市大气信道中实现了自由空间信道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实验,通信双方的距离达到19.2公里,意味着向实现基于卫星的远程量子通信迈出坚实一步。也为在自由空间进行量子干涉的相关实验开辟了道路,比如研究量子中继器、量子网络,以及在大空间尺度中探索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融合等科学问题。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日前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记者 徐海涛)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全球首条量子通信商用沪杭干线全线接通

    近日,随着上海漕河泾、松江大港等量子通信中继站的启用,全球首条量子通信商用干线——沪杭干线全线正式接通。沪杭量子通信商用干线的接通,将实现杭州和上海两地间的量子安全级别语音电话、视频电话、文件传输业务。
    2017-03-22
  • 我国首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测试成功

    日前,我国首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济南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完成测试,其保密性、安全性以及成码率的测试,均达到了设计目标。整套网络预计今年8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2017-07-23
  • 我国太空量子通信技术获突破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同事彭承志、张强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白天远距离(53km)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通过地基实验在信道损耗和噪声水平方面有效验证了未来构建基于量子星座的星地、星间量子...
    2017-07-26
  • 中国量子通信技术已跻身全球领先地位

    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朱玉27日表示,近年来,中国量子通信技术已跻身全球领先地位,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7-09-28

热点视频

2020中国视频节目年度“掌声·嘘声”丨《问政山东》获得2020第十届中国视频节目年度掌声节目 2020中国视频节目年度“掌声·嘘声”丨《问政山东》获得2020第十届中国视频节目年度掌声节目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亚游平台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