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行业空白!中国主导制定首个量子密钥分发安全检测技术国际标准


亚游平台网   时间:2022-10-27





  据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消息,近日由中国主导的《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要求、测试和评估方法》国际标准提案进入发布阶段,预计将在2023年正式发布。


  据悉,这是首个系统性地规范量子密钥分发(QKD)安全检测技术的国际标准,由国盾量子、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联合牵头发起。


  该国际标准为QKD模块定义了一套严格和通用的安全规范,分为ISO/IEC 23837-1《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要求、测试和评估方法 第1部分:要求》、ISO/IEC 23837-2《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要求、测试和评估方法 第2部分:测试和评估方法》。该标准将为量子密钥分发产品的设计和安全测评提供国际权威标准的指导,助力量子通信领域产业化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完善商用密码体系具有积极作用。


  五年磨一剑 世界再次听到量子信息“中国声音”


  虽然QKD的信息论安全性已经得到证明,但在系统开发阶段仍会出现缺陷或与安全模型的偏差,危及实际QKD系统的安全性。同时QKD模块与其它的密码模块一样,也需要接受严格的安全测试和评估才能部署到实际应用中。


  基于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2017年11月,国盾量子与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代表中国,在柏林举办的ISO/IEC JTC 1/SC 27(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S27”)工作组会议上联合发起该国际标准项目。


  标准启动后,国盾量子与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联合国内外技术专家反复研讨标准内容。历经5年,2022年10月,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指导下,在英国、新加坡、卢森堡等国的协作支持下,该国际标准在SC27工作组会议和全体会议上宣布进入发布阶段,让世界再次听到了量子信息技术标准化领域的“中国声音”。


  “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标准是世界“通用语言”,国际标准化协会(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联合构成了全世界范围标准化工作的核心。近年来,量子信息技术成为各主要科技大国重点抢占的战略技术高地,最先走向实用化的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也成为各个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点工作方向。


  2021年,国家工信部表示要“推动在ISO、ITU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展量子标准化研究”。同年,国盾量子联合牵头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安全要求和措施 – 密钥管理》国际标准获得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局(ITU-T)批准发布,为QKD网络密钥管理层的实际安全设计和部署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此前,国盾量子技术人员作为编辑人(Editor)深度参与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功能架构》等三项QKD网络国际标准也经ITU-T批准发布。


  截至目前,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国盾量子主导或参与80余项国内外标准研制工作。通过国内量子科技企业的积极参与,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转自:C114通信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全球首条量子通信商用沪杭干线全线接通

    近日,随着上海漕河泾、松江大港等量子通信中继站的启用,全球首条量子通信商用干线——沪杭干线全线正式接通。沪杭量子通信商用干线的接通,将实现杭州和上海两地间的量子安全级别语音电话、视频电话、文件传输业务。
    2017-03-22
  • 我国成功构建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陆朝阳、朱晓波等,联合浙江大学王浩华教授研究组,成功构建了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
    2017-05-04
  • 我国首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测试成功

    日前,我国首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济南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完成测试,其保密性、安全性以及成码率的测试,均达到了设计目标。整套网络预计今年8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2017-07-23
  • 我国太空量子通信技术获突破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同事彭承志、张强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白天远距离(53km)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通过地基实验在信道损耗和噪声水平方面有效验证了未来构建基于量子星座的星地、星间量子...
    2017-07-26


版权所有:亚游平台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