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创造城际量子密钥率新纪录


亚游平台网   时间:2023-06-26





  提高量子密钥率是量子通信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更高的密钥率可实现更频繁的密钥交换,不仅能为更多网络用户提供服务,还能显著提高量子通信效率。我国科学家将异步匹配技术与响应过滤方法引入量子通信,创造了城际量子密钥率的新纪录——传输距离201公里下量子密钥率超过每秒57000比特、传输距离306公里下量子密钥率超过每秒5000比特。相关成果20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安全是量子通信的最大特征。作为量子通信的主要方式之一,量子密钥分发相当于在通信两端之间加入一个“对暗号”的环节,双方通过密码验证、确保环境安全后,再进行信息传输,可实现原理上无条件安全的保密通信。“对暗号”的速度越快,即密钥率越高,量子通信效率也就越高。


  在目前所有量子密钥分发协议中,“双场”是最适合远距离传输的一种,但实现条件严苛:通信两端之间需额外架设一条服务光纤或加装一个光模块以降低传输中的“信号”失误。“测量设备无关”作为另一种协议,可关闭量子网络中的所有探测端漏洞以防止窃听,虽架构较“双场”更加简单,但密钥生成效率较低,量子通信距离受到限制。这两种协议各有利弊。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袁之良团队与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尹华磊合作,将“异步匹配”技术应用于量子通信,大大提高了密钥率,且集中了“双场”协议与“测量设备无关”协议的优势,以更简单的量子通信架构,实现了尽可能长的量子通信距离。


  这一研究的最大贡献是创造了城际量子密钥率的新纪录。在相距400公里处的密钥率较此前提高了6个数量级。在传输距离306公里的安全密钥率超过每秒5000比特,传输距离201公里下量子密钥率超过每秒57000比特,已可满足城市间语音通信的实时加密需求。


  更高的密钥率在现实中意味着什么?北京量子研究院副研究员周来打了一个比方:“过去量子通信的效率,就好比2G时代两人之间发送的‘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有较长的时间延迟。现在每秒钟可传输5000个比特,就好比3G时代通过无线网进行实时沟通的‘语音通话’,延迟大大降低,效率显著提高。意味着在北京到山东德州的两人,能够实时拨打‘量子电话’。”


  审稿人表示,该实验还刷新了双光子干涉距离纪录,将“测量设备无关”协议下的最大光纤传输距离从404公里提高到508公里。


  业内认为这一成果对商用化、高安全性的城际量子通信具有重要价值,对我国构建经济高效的城际量子安全网络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张漫子)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全球首条量子通信商用沪杭干线全线接通

    近日,随着上海漕河泾、松江大港等量子通信中继站的启用,全球首条量子通信商用干线——沪杭干线全线正式接通。沪杭量子通信商用干线的接通,将实现杭州和上海两地间的量子安全级别语音电话、视频电话、文件传输业务。
    2017-03-22
  • 我国成功构建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陆朝阳、朱晓波等,联合浙江大学王浩华教授研究组,成功构建了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
    2017-05-04
  • 我国首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测试成功

    日前,我国首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济南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完成测试,其保密性、安全性以及成码率的测试,均达到了设计目标。整套网络预计今年8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2017-07-23
  • 我国太空量子通信技术获突破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同事彭承志、张强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白天远距离(53km)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通过地基实验在信道损耗和噪声水平方面有效验证了未来构建基于量子星座的星地、星间量子...
    2017-07-26


版权所有:亚游平台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