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找到室温条件下转化甲烷新途径


来源:亚游平台网   时间:2018-07-31





  甲烷,有机化学中最难被转化的“顽固分子”。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左智伟团队破解了这一难题,他们找到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催化剂组合,室温条件下,就可实现甲烷转化。这为甲烷转化为火箭推进剂燃料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提供了新方案,为我国高效利用特有稀土金属资源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


  随着探明储量和开采量的不断提升,天然气逐渐成为极具经济价值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如果能对天然气进行直接的化学转化,那么不仅可以实现天然气的高附加值利用,而且还能避免天然气运输带来的高额费用和污染。然而,对天然气进行直接转化并非易事。


  天然气中的主要化合物是甲烷,而甲烷又是有机化学中最难被转化的分子。科学家一直没找到成本低廉、转化高效、反应条件温和的转化办法。据了解,目前甲烷直接转化的高效催化剂需要使用稀有且昂贵的铂、钯等贵金属,反应条件还需要是高温,这与工业中期待甲烷直接转化兼具规模性和经济性的要求相去甚远。


  经过2年的前期工作积累、148天冲刺、2202次尝试和优化,左智伟团队最终找到一个高效催化剂组合——“铈基催化剂+醇催化剂”,即室温条件下,在三氯乙醇和稀土金属铈的协同催化下,完成甲烷转化。


  左智伟介绍,该催化剂组合的最大优点是充分注重反应全过程的经济性。第一,反应条件只需室温,无需加热或冷凝;第二,三氯乙醇是常见的化工原料,作为催化剂获取很方便;第三,铈在我国稀土资源中占比接近50%,三氯化铈每吨价格约1.8万元,相当于传统铂、钯等贵金属催化剂价格的万分之一。


  业内专家认为,该团队通过精巧的化学设计找到了催化“顽固分子”甲烷的新方法,为充分利用甲烷这一丰富的自然资源提供了解决方案,在医药、农业化学品和精细化工等行业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记者 王琳琳)


  转自:新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我国科学家发明高导热超柔性石墨烯膜

    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团队近日研发出一种高导热超柔性石墨烯组装膜,导热率接近理想单层石墨烯导热率的40%,可反复折叠6000次、弯曲十万次,有望应用在电子元件导热、新一代柔性电子器件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2017-06-19
  • 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超高含能材料金属氮

    近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固体物理研究所采用超快探测方法与极端高温高压实验技术,将普通氮气成功合成为超高含能材料聚合氮和金属氮,揭示了金属氮合成的极端条件范围、转变机制和光电特征等关键问题,将金属...
    2018-07-20

热点视频

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拉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拉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亚游平台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