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新技术!3D打印/复印防护面罩在京研制成功


来源:亚游平台网   时间:2020-02-26





  疫情凶猛,科技界全力战“疫”进行时。


  2月25日,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杨卫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针对疫情特殊状况,基于前期研究试验,具有微纳滤膜清新空气微正压输入与呼出气体在线消毒排放功能的“新风正气”新冠病毒防护面罩研制已经取得初步成功,并有望批量化生产。


  据杨卫民所提供资料显示,该防护面罩根据用户人群分类可切换为不同功能模式。医务人员模式中,在轻便负荷和不影响作业的前提下,使医务人员的口、鼻、眼等容易感染病毒的器官彻底与外界隔离,“新风正气”新冠病毒防护面罩呼吸阻力低、续航能力强、轻量便携。另一模式为病患床边模式,针对“方舱医院”等病人较为集中的区域,呼吸、说话等易使空气中的飞沫与气溶胶含量增高,加剧了交叉感染加重病情的可能性,采用“新风正气”新冠病毒防护面罩不仅能通过纳米纤维过滤(0.1微米粒度气溶胶过滤效率95%以上)使患者吸入健康空气,而且通过呼出气体在线杀毒功能对呼出气体进行杀毒处理,以确保周边空气的新鲜度,避免交叉感染。


  “在面罩中,气流分成两路,呼入通道与呼出通道。呼入通道中,通过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技术隔离膜(新国标GB/T32610-2016 A级标准,0.1微米粒度气溶胶过滤效率95%以上)净化空气,呼出通道则通过酒精消毒,再经过该通道隔离膜。面罩制造基于材料PVT特性的智能模塑成型技术,3D打印/复印一体化制造技术能够较快实现规模化生产。”杨卫民解释。


  此外,自疫情爆发以来,基于英蓝实验室创新成果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技术开发的口罩已全部应用于战疫一线。同时,利用3D打印/复印一体化制造技术快速制造出带侧光板型的护目镜2000余副,为湖北武汉、孝感等多地抗疫一线的环卫工人提供及时健康防护,还捐赠给北京多家三甲医院和北京环卫集团、中信环境等单位。


  杨卫民为北京化工大学英蓝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也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英蓝实验室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研究,在“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高端装备”领域系统深入地开展高分子材料精密成型原理及装备、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重大关键装备以及节能装备等研究工作。


  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 航天三院增材中心实现高温合金外套螺母批量打印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增材制造中心首次批量打印高温合金外套螺母210件,已成功交付,后续100余件正在进行无损检测。高温合金外套螺母批量打印,表明增材制造中心推动3D打印在产品上的应用取得了标志性进展。
    2017-07-06
  • 世界首座3D打印步行桥亮相上海

    世界首座3D打印步行桥亮相上海

    这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举办的“上海数字未来”系列活动中的一件展览品,除此之外,机器人木缝纫、无人机群感应城市环境等等一系列关于数字设计与建造的前沿实验成果,都向公众展示了数字科技的未来。
    2017-07-20
  • 我国首套建筑渣土多功能3D打印系统发布

      10月11日,中国五矿中冶集团所属中国二十二冶北京崇建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套建筑渣土多功能3D打印系统发布。建筑渣土多功能3D打印系统是在建筑渣土3D打印机技术基础上,经过反复探索、实践,在施工现场将建筑渣土成功打印...
    2017-10-17
  • 航天科技自主研制3D打印产品实现在轨应用

    近日,我国探月工程中承担着对地对月测控、数传中继的重要卫星——嫦娥四号中继星成功抵达地月L2点的Halo使命轨道。据悉,该卫星上搭载的产品中不乏首秀太空的新产品,其中就包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29厂采用3D打印...
    2018-07-30


版权所有:亚游平台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