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国外垄断 哈电锅炉承制戴维甲醇反应器成功实现国产化


来源:亚游平台网   时间:2020-04-30





  近日,哈电集团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简称哈电锅炉)传出喜讯,哈电锅炉承制的国产化首批神华榆林CTC-1项目两台戴维甲醇反应器运抵现场。该设备的顺利产成运抵打破了国外公司长期垄断的局面,标志着哈电锅炉大型石化产品的设计制造能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内石化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设计制造实现国产化


  哈电锅炉承制的戴维甲醇反应器其设计、制造、材料及检验要求极高,具有技术成熟度高、内部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等特点,此前该类产品全部依靠进口。哈电锅炉瞄准国际标准,积极促进石化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领先的生产制造水平,得到了英国戴维公司的认可,授权哈电锅炉设计制造戴维甲醇反应器。神华榆林戴维甲醇反应器通过国产化设计制造,有效降低了设备供货周期和建设成本。


  神华榆林CTC-1项目是目前国内在建的超大型煤化工项目,年产甲醇180万吨。为了拿到该项目,哈电锅炉领导多次与业主交流,营销人员和技术人员不懈跟进,推介产品及技术优势,赢得了神华业主的信任,最终从国内外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该项目包括5台水煤浆气化炉设备和2台国产化首批戴维甲醇反应器设备, 其中5台气化炉产品已于2019年7月全部产成发运。


  技术创新实现突破


  哈电锅炉领导从企业战略转型的高度为项目把关定向,在生产制造各环节中多次到现场指导作业,各相关部门链条式联动,勇攀制造技术高峰,一举攻克国产化戴维甲醇反应器制造难关。


  首先,哈电锅炉从项目投标阶段即开展大量研究工作,成立课研究攻关小组,应用先进设计理念和方法,解决大量工程设计难题。在核心元件管束的设计过程中,采用拓扑结构模型VB语言加载,解决空间布管问题,进行多次放样修改,设计评审,最终确定了布置最合理、结构最优化的设计方案,避免了换热管穿管从中间圆环布管区过度到4个圆形布管区时产生干涉的隐患,使布管周期缩短了30天。采用公司独有应力分析设计资质,对重达90吨管束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合理调整管束支撑结构控制整个管束变形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在制造、运输过程中因变形导致管束散落,成功保障了管束的安全组装。


  其次,哈电锅炉大胆创新,提前介入产品结构设计,提高产品制造工艺性。创新采用全新密集管束支撑方式,获得更好的制造工艺性,更强的结构稳定性。创新三维模拟穿管方法,优化穿管顺序,提高了穿管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障了换热管完好度。创新外壳、收集器、管束模块化套装,先套收集器、再套管束,制造单元、套装重量分解优化,获得了更好的使用性能,更轻的套装质量。创新设计J形管端焊坡口,获得了完美的表面成形,实现了饱满的根部熔合。


  工匠精神促生产攻关


  生产初期,哈电锅炉多次组织专项研讨会,对每一部件每一道工序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预演并汇总解决,为生产组织铺设绿色通道。精细排产,对多部件按数量下达计划,穿管工序开工后顺畅无阻,最终用时40天,完成2076根换热管穿管及焊接工序。


  管系套装是重要节点,管束与外壳之间还有薄壁夹套,整体刚性严重不足。同时,夹套上布有总数400万的密集孔群,套装时必须严格防护。哈电锅炉制定了详细套装方案,部门之间反复论证,优化原戴维管束支撑结构,采用新型栅格支撑结构,大大增加了管束强度与刚度,解决了夹套刚性不足、套装尺寸匹配、套装牵引力控制等难题。套装当天,4台吊车同时协动,经过空中悬停状态下多次吊点切换、牵引力角度的精确调整、重型行车的毫米级微调,历时3小时,攻克了全新支撑方式的戴维甲醇管系与外壳套装难题。


  在神华榆林国产化首批戴维甲醇反应器设计制造过程中,哈电锅炉各部门通力协作,多措并举齐攻关,确保了产品各工序圆满完成,为产品顺利产成奠定了坚实基础。除此之外,针对管束结构优化、π形管穿管、管板套装、管端焊接等难题进行创新突破,形成公司独有管束支撑结构等专利技术。最终,共申报一项发明专利、八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得授权。(记者 由庆祝 通讯员 赵文博)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 哈电锅炉首台35万千瓦超临界CFB锅炉投运

    日前,哈电集团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首台35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同煤阳高热电厂2号锅炉一次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2019-06-14
  • 我国三代核电综合国产化率提高至85%以上

    我国现已具备年产6到8台套三代核电设备供货能力,三代核电综合国产化率提高至85%以上,具备了核电技术及装备“走出去”的实力,跻身世界核电大国行列。
    2017-09-01
  • 广东阳江核电站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超85%

    广东阳江核电站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超85%

    位于东平镇的阳江核电站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能源建设项目,是目前我国一次核准机组数量最多和规模最大的核电项目,也是我国核电规模化、系列化、标准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2018-02-01
  • 我国水下阀门实现国产化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日前,中国海油所属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下称有限湛江)传来消息,南海文昌气田群开发项目2台国产水下球阀近日出厂并通过验收。至此,我国水下阀门成功实现国产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采购价格降幅超40%,极大地缩短了供货期。
    2018-03-20

热点视频

清明祭||梁学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清明祭||梁学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亚游平台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