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春节“跑分”陷阱,守护财产与信用安全


亚游平台网   时间:2025-01-23





  春节临近,返乡与消费热潮交织,不法分子也趁机盯上了人们的支付账户。“跑分”作为一种隐秘的洗钱手段,正在不知不觉间侵蚀着社会诚信基础。特别是大学生、务工人员等群体,更容易因为经济压力或法律意识不足,成为“跑分”犯罪的帮凶。


  什么是“跑分”?


  所谓“跑分”,是指通过借用或出售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支付账户,为犯罪团伙转移赃款的行为。这种行为表面上看起来简单安全,参与者甚至无需直接接触犯罪活动,只需提供支付工具便能轻松获得一笔“报酬”。然而,其本质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涉嫌洗钱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多项罪名。


  “跑分”行为已成为当前反洗钱工作中的一大重点。犯罪团伙通过虚假兼职广告、社交媒体招聘等方式,打着“高额返利”的幌子吸引不明真相的人群参与,最终利用他们的账户进行资金流转和“漂白”。


  轻信“兼职”广告,代价沉重


  近日,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检察院办理了一起大学生“跑分”案件。在校生程某因朋友推荐,误信“提供银行卡即可轻松赚取几千元”的广告,先后将自己的三张银行卡提供给犯罪团伙,最终获得2000元的报酬。


  然而,这三张银行卡在短短几天内,被用于接收和转出约9万元的资金。其中经警方调查,至少有2.5万元为电信诈骗受害人的被骗资金。程某的行为被认定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虽然因其年仅18岁且主动认罪悔过被作出不起诉决定,但法律的惩戒和事件的影响让程某追悔莫及。


  这一案件表明,不法分子通常会选择法律意识薄弱或对金钱缺乏判断力的群体作为目标,利用所谓的“无风险兼职”将他们拉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跑分”隐藏的三大危害:


  1. 法律责任重,后果严重


  根据《刑法》规定,参与“跑分”活动,轻则处以罚款,重则面临数年监禁,甚至终身留下犯罪记录。这不仅影响个人自由,更可能对未来的求职、贷款等产生持久负面影响。


  2. 个人信用遭受毁灭性打击


  “跑分”行为不仅使参与者面临刑事责任,还可能因账户被频繁涉案而列入银行“黑名单”,造成个人信用评分急剧下降。


  3. 协助犯罪,危害社会


  许多“跑分”行为背后是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甚至跨国犯罪团伙。这些犯罪行为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财产损失,更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和金融安全。


  马上消费提醒您:春节期间防范消费陷阱


  春节是消费高峰期,许多人会购买黄金饰品、电子产品等贵重物品。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虚假交易或低价折扣,实施洗钱犯罪。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 拒绝轻信高额回报的兼职广告


  所谓“零门槛、高收入”的广告往往是陷阱。任何需要提供银行卡、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的兼职,都可能涉及违法行为。


  2. 妥善保管支付工具


  手机卡、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账户信息切勿出租、出售或借用给他人,即便是熟人或朋友,也需保持警惕。


  3. 选择正规渠道消费


  消费时尽量选择正规平台或商家,避免通过不明渠道交易,尤其是涉及大额款项的情况。


  警惕“跑分”陷阱,从小事做起


  反洗钱不仅是国家打击犯罪的重要措施,也是每位公民的责任。春节作为阖家团聚的日子,我们更应警醒,守护自己的财产安全与社会信用。提升防范意识,拒绝诱惑,拒绝参与任何形式的“跑分”活动,便是对犯罪行为最直接的遏制。


  今年春节,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守护平安和诚信,为构建清朗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亚游平台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