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先行,中华口面肌功能协会引领中国口面肌功能治疗规范化落地


亚游平台网   时间:2025-11-04





  2025年10月,上海“国际口面肌功能多学科联合治疗研讨会”的圆满落幕。此次会议由中华口面肌功能协会主办,正雅齿科承办。这不仅是一场学术交流盛会,更标志着中华口面肌功能协会将牵头推动OMT(Orofacial Myofunctional Therapy,口面肌功能治疗)在中国的标准化诊疗与体系化发展。通过整合国际经验、凝聚专家共识,协会正为中国OMT搭建“规范化、可复制、可持续”的发展框架,助力学科从探索期迈向成熟期。

  本次大会以“口面肌功能治疗:多学科联合治疗的国际视野”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权威专家与临床学者,共同探讨OMT在正畸、早期矫治、睡眠呼吸障碍及颞下颌关节病等领域的临床协作与实践创新。

  中华口面肌功能协会发起人、秘书长史真教授指出,随着国内医师学习热情的提升及患者认知的增长,中国的口面肌功能治疗正迎来快速发展阶段。中华口面肌功能协会的使命是通过教育培训,助力支持专业人士对口面肌功能紊乱(OMD)进行正确的诊断和规范化治疗,并通过多学科的合作,开展口面肌肉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中华口面肌功能协会将加强与国际口面肌功能协会(IAOM)的深度合作,构建连接国际前沿与中国临床需求的桥梁。

  国际口面肌功能协会(IAOM)认证考试委员会资深考官Paula Fabbie女士随后发表主题报告《肌功能治疗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疗效提升与长期稳定性的协同实现》,通过大量的文献回顾和详实病例展示了肌功能训练对舌系带矫治、呼吸模式重建及正畸疗效维持的重要作用,以及肌功能训练作为非手术性干预的有效路径。

  Paula认为早期的功能性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避免长期的功能性问题,同时改善矫治效果。她说:"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教育与培训,帮助专业人士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治疗方法。"Paula女士也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她指出,口面肌功能治疗不仅仅是口腔领域的工作,它需要与其他学科(如睡眠医学、语言治疗等)紧密合作,通过多学科的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她表示,"早期识别并干预口面肌功能问题,能够帮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避免更复杂的牙科问题,这需要各个学科的合作。"

  史真教授在《道术器用—基于呼吸与口面肌功能的早期矫治》专题分享中提出,功能异常是错合畸形的重要成因,早期干预与呼吸功能重建是矫治长期稳定的关键。冯雪教授在《正畸治疗与TMJ健康的平衡之道》报告中,强调正畸医生应将颞下颌关节稳定纳入治疗目标,以减少潜在的TMD风险;张晓蓉博士在《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的正确诊疗路径》讲座中指出,提升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OSDB)诊疗水平,需为患儿制定个性化方案,优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并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束嫘博士则在《早期矫治之求本溯源及守正与创新》中,通过大量病例详细分享了她的早期矫治策略、以及在临床中综合使用各类型矫治工具的丰富经验。

  史真教授进一步分享了推动口面肌肉学作为学科发展的经历,她强调,口面肌肉学虽然在中国尚未成为一门正式学科,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家长意识到肌肉功能对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口面肌功能治疗在中国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史教授补充道:"要让更多的人看到、理解这个领域,才能推动它走得更远。"她相信,通过持续的教育与科普,口面肌功能治疗会在国内获得更多认可。

  她表示,目前协会已迈出OMT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一步,后续将持续推动国内外学术合作,完善标准化诊疗指南与教育培训体系。Paula Fabbie女士也认可这一方向,认为标准化是OMT普及的前提,能让更多患者获得高质量、可预测的治疗效果。


  转自:日照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亚游平台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亚游平台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